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

继承纠纷约定的仲裁协议有效吗

发布时间:2025-04-29源自:网络阅读(60)

一、继承纠纷约定的仲裁协议有效吗

继承纠纷中约定的仲裁协议往往无效。法律明确,像继承这类涉及身份关系、公共利益及伦理道德的纠纷,不能用仲裁解决。

仲裁一般适用于平等主体间的合同及财产权益纠纷,继承纠纷性质特殊,与之不同。

就算当事人事先约定了仲裁协议,因超出仲裁范围,也不具法律效力。继承纠纷发生,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解决。

二、继承纠纷约定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仲裁法》,继承纠纷约定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主要有: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继承纠纷虽涉及财产,但继承关系基于特定人身关系产生,《仲裁法》明确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若约定仲裁则协议无效。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这类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法独立作出有效的意思表示,其订立的仲裁协议不符合法律对主体资格的要求。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这种情况下,受胁迫方并非真实自愿订立协议,违背了订立仲裁协议应遵循的自愿原则,该协议自始无效。

三、继承纠纷仲裁裁决结果不执行会怎样

若一方不执行继承纠纷仲裁裁决结果,另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所以,不执行继承纠纷仲裁裁决会面临法院强制执行及可能的刑事风险。

当探讨继承纠纷约定的仲裁协议有效吗这一问题时,除了要考虑协议本身的效力判定,还有一些相关情况值得了解。比如在仲裁协议有效的前提下,仲裁的执行情况如何保障,以及若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服后续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和继承纠纷约定仲裁协议紧密相关的内容。继承纠纷本就复杂,仲裁协议在其中的有效性判定和后续影响更是关键。若您在继承纠纷约定仲裁协议方面,无论是其有效性问题,还是仲裁执行、结果异议等相关问题仍有疑惑,别错过获取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让专业法律人士为您解惑。

欢迎分享转载→ https://www.xiandanla.com/list_10/4406.html

Copyright © 2024 咸蛋啦赣ICP备2024035237号-2